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關于深化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

                                      首頁    政策法規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關于深化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關于深化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共中央辦公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推進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與教育部共同研究起草了《關于深化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F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公眾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意見:
                                      1、登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網站(網址http://www.mohrss.gov.cn),進入首頁左側政策法,征求意欄目里提出意見。
                                      2、發送電子郵件至zjszhichengchu@163.combaozhangchu@moe.edu.cn。
                                      ????意見反饋截止時間2019415日。
                                      ?
                                      附件1.關于深化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
                                      ??????2.《關于深化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起草說明
                                      ?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教育部辦公廳
                                      ????????????????????????????????? 2019320

                                      ?
                                      ?
                                      ?
                                      1:關于深化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
                                      ????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是我國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的重要力量。為貫徹落實《中共中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共中央辦公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現就深化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遵循職業教育特點和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業發展規律,構建分類清晰、名稱統一、科學規范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暢通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業發展通道,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師德為先和能力為重相統一。以德能兼修為導向,重師德、重能力、重業績、重貢獻,激勵教師提高師德修養和教書育人水平。
                                      2.堅持統一制度和分類評價相結合。建立統一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對文化課、專業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進行分類評價,發揮人才評指揮作用,促進中等職業教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3.堅持職稱評審和崗位聘用相統一。創新評價機制,充分發揮用人主體的作用,促進人才評價與使用相結合,使職稱制度與中等職業學校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相銜接。
                                      4.堅持下放權限和強化監管相結合。合理界定和下放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評審權限,積極培育學校自主評審能力,同時加強監管,優化服務,保證職稱評審質量。
                                      二、主要內容
                                      通過健全制度體系、完善評價標準、創新評價機制、實現職稱評審與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銜接等措施,形成以品德、能力和業績為導向,以社會和業內認可為核心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
                                      (一)健全制度體系
                                      1.完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設置。普通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和成人中等專業學校均設文化課、專業課教師與實習指導教師職稱類別。原來實行的中等專業學校教師職稱系列和職業高中教師職稱統一并入新設置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系列。
                                      2.統一職稱等級和名稱。文化課、專業課教師職稱設初級、中級、高級。初級只設助理級,高級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助理級、中級、副高級和正高級職稱名稱依次為助理講師、講師、高級講師、正高級講師。實習指導教師職稱設初級、中級、高級,初級分設員級和助理級,高級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員級、助理級、中級、副高級和正高級職稱名稱依次為三級實習指導教師、二級實習指導教師、一級實習指導教師、高級實習指導教師、正高級實習指導教師。
                                      3.統一后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與原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的對應關系是:原職業高中正高級教師對應正高級講師;原中等專業學校高級講師、職業高中高級教師對應高級講師;原中等專業學校講師、職業高中一級教師對應講師;原中等專業學校助理講師、職業高中二級教師對應助理講師;原中等專業學校教員、職業高中三級教師可聘任為助理講師。原中等職業學校評審的實習指導教師職稱不變,與統一后的職稱對應。
                                      4.統一后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等級與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等級對應關系為:正高級對應專業技術崗位一至四級,副高級對應專業技術崗位五至七級,中級對應專業技術崗位八至十級,助理級對應專業技術崗位十一至十二級,員級對應專業技術崗位十三級。
                                      (二)完善評價標準
                                      1.堅持把師德放在評價的首位。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統一,言傳與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與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與學術規范相統一,引導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立德樹人,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強化師德考評,實行師德問一票否。
                                      2.充分體現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業特點。根據職業教育教師的崗位類型和崗位特征,區別制定各類教師的評價標準,實行分類評價,注重教育教學工作實績,注重實踐教學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實績,注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工學結合的教學改革實績,注重行業企業實踐經歷。切實改變過分強調論文、學歷、課題項目等傾向。區別不同情況,可將論文、教研報告、教案、發明專利、參與教學標準和人才培養方案開發成果、指導學生實習成果、指導職業技能或教學競賽成績、參與行業標準研發成果等作為評價條件。注重個人評價和團隊評價相結合,尊重和認可團隊所有參與者的實際貢獻。以實績、貢獻為導向,允許所教專業與所學專業或教師資格證專業不一致的教師參與職稱評審,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不對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作統一要求,確實需要評價外語和計算機水平的,由用人單位或評審機構自主確定評審條件。
                                      3.實行國家標準和地區標準相結合。國家制定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評價基本標準條件(見附件)。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根據本地區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情況,結合現有各類中等職業學校的特點,制定不低于國家標準的具體評價標準條件。對于文化課專業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的交流評聘,以及普通高中教師轉為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的職稱評聘,各地可根據實際做出規定。
                                      4.向優秀人才傾斜。對于少數特別優秀、具有特殊貢獻的教師,各地制定完善相應的破格評審辦法。對于在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和既承擔文化課、專業課教學任務,又承擔實習教學任務的教師,予以適當傾斜。對于從企事業單位直接錄用的具有工作經驗的高技能人才,可直接申報評審中級以上相應類別教師職稱,在企事業的工作經歷和業績可作為職稱評審的重要依據。
                                      (三)創新評價機制
                                      1.健全評審機制。進一步完善以同行專家評審為基礎的業內評價機制,增強專家評審的公信力。加強評委會組織管理,注重遴選高水平的職業教育教學專家、一線教師、行業企業技術專家和高技能人才擔任評委。健全評委會工作程序和評審規則,建立評審專家責任制。
                                      2.創新評價方式。探索社會和業內認可的形式,采取教學水平評價、面試答辯、專家評議、實踐操作等多種評價方式,加大學校的評價權重,充分結合學校開展的日??己嗽u價結果,對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的專業素質水平進行有效評價。全面推行公開、公示制度,增加職稱評審的透明度。
                                      3.下放評審權限??茖W界定、合理下放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評審權限,初級、中級職稱由中等職業學校自主組織評審。積極培育中等職業學校自主評審能力,探索綜合水平較高、辦學規模較大的中等職業學校自主開展高級職稱評審試點。對學校開展的自主評審,政府部門不再審批評審結果,改為事后備案管理。加強對自主評審工作的監管,對于不能正確行使評審權、不能確保評審質量的,暫停自主評審工作直至收回評審權。
                                      (四)實現職稱評審與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銜接
                                      1.堅持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評審和崗位聘用相統一。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評審是教師崗位聘用的重要依據和關鍵環節,崗位聘用是職稱評審結果的主要體現。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評審,在核定的崗位結構比例內進行。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競聘高一級職稱等級的崗位,由學校推薦符合條件的教師參加評審,并按照有關規定將通過職稱評審的教師聘用到相應教師崗位,并及時兌現受聘教師的工資待遇。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加強聘后管理,在崗位聘用中實現人員能上能下。
                                      2.對此次改革前已經取得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但未被聘用到相應崗位的人員,在聘用到相應崗位時不再需要經過評委會評審。各地要結合實際制定具體辦法,對這部分人員擇優聘用時給予適當傾斜。
                                      3.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高級、中級、初級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以及高級、中級、初級崗位內部各等級的結構比例,要根據新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等級體系,按照國家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崗位設置管理的有關規定執行。其中,正高級教師要從嚴控制,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逐步達到合理比例。
                                      三、組織實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職責。深化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政策性強,牽涉面廣,涉及廣大教師切身利益,區域情況差別大。各地要充分認識改革的重大意義,切實加強領導,深入貫徹落放管改革精神,進一步明晰部門職責,著力構建事權人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牽頭推進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主要負責職稱政策制定;教育等行業部門及學校主要負責教師職稱評審工作的具體組織實施。各部門要密切配合,相互協商,確保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順利推進。
                                      (二)周密部署,穩步實施。各地要根據本意見精神,結合自身實際,抓緊制定本地區改革的具體實施方案和配套辦法。要妥善做好新老人員過渡和新舊政策銜接工作,現有在崗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和成人中等專業學校教師,按照原專業技術職務與統一后的職稱對應關系,直接過渡到統一后的職稱體系,并統一辦理過渡手續。對改革前各地自行試點評審的中等專業學校正高級教師,要按有關規定通過一定程序進行確認。要在平穩過渡的基礎上,嚴格按照本意見開展新的職稱評聘工作。要切實加強調查研究,充分掌握本地區中等職業學校情況、教師隊伍狀況,積極應對改革中遇到的新情況和新問題。要深入細致地做好政策宣傳解釋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廣大教師積極支持和參與改革,確保改革順利推進。
                                      (三)強化監管,確保公正。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涉及教師切身利益,關乎公平正義。要嚴格規范職稱評聘程序,按照個人申報、考核推薦、專家評審、學校聘用的基本程序進行。要健全和完善評審監督機制,建立健全職稱評審回避制度、公示公開制度、隨機抽查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建立復查、投訴機制,充分發揮相關部門和廣大教師的監督作用,確保評審公正規范,評審過程公開透明。
                                      各地要及時總結經驗,認真研究并解決改革中發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妥善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有關改革進展情況及遇到的重要問題及時報告。
                                      本意見適用于普通中專、職業高中、成人中專及省、市、縣職業教育教研室。
                                      非公辦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可參照本意見進行職稱評審。
                                      ?
                                      附件: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評價基本標準條件
                                      ?
                                      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評價基本標準條件
                                      ?
                                      一、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熱愛祖國,熱愛人民,遵守法紀,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熱愛職業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修養,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立德樹人,愛崗敬業,為人師表,關愛學生。
                                      二、具備符合《教師資格條例》規定的教師資格及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能力,在教育教學一線任教,達到本地區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關于教學工作量、教育培訓、教師考核等有關要求,切實履行教師崗位職責和義務。
                                      三、身心健康,心理素質良好,能全面履行崗位職責。
                                      四、專業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的時間符合教育部等部門制定的《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規定》的要求。
                                      五、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各類級職稱,除必須達到上述基本條件外,還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文化課、專業課教師
                                      助理講師
                                      1.基本掌握教育學生的原則和方法,勝任班主任、輔導員工作,積極參與學生管理工作,認真履行教書育人職責,正確教育和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2.具有本專業必備的知識和技能,掌握所教課程的課程標準、教材、教學原理和方法等,基本勝任教學崗位,教學效果較好。
                                      3.能較好組織開展學生社團、第二課堂等活動。
                                      4.具備碩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或者具備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見1年期滿并考核合格。
                                      講師
                                      1.較好掌握教育學生的原則和方法,認真履行教書育人職責,較好地完成班主任、輔導員工作,正確教育和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2.具有較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獨立掌握所教課程的課程標準、教材、教學原理和方法等,教學經驗比較豐富,教學效果好。
                                      3.具有一定的組織和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的能力,承擔一定的教學研究任務,并在教學改革、專業建設實踐中積累了一定經驗。
                                      4.能較好地組織開展學生社團、第二課堂等活動。專業課教師積極承擔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實習實訓教學等工作,具有相應專業實踐能力。
                                      5.具備博士學位;或者具備碩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并在助理講師崗位任職滿2年;或者具備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并在助理講師崗位任職滿4年。
                                      高級講師
                                      1.具有崇高的職業理想和信念,認真履行教書育人職責,任現職以來較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輔導員工作,班級管理經驗豐富,形成可供學習借鑒的德育經驗,正確教育和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2.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專業知識和技能,了解本專業發展現狀和趨勢,掌握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業績顯著,形成一定的教學特色和可供借鑒的教學經驗。
                                      3.勝任教育教學帶頭人工作,具有指導與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的能力,在教學改革、專業建設實踐中取得較突出的成績。
                                      4.指導青年教師組織開展學生社團、第二課堂等活動。專業課教師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實習實訓教學等方面取得較突出成果,具有較強專業實踐能力。
                                      5.具備博士學位,并在講師崗位任職滿2年;或者具備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相應學位,并在講師崗位任職滿5年。
                                      正高級講師
                                      1.具有崇高的職業理想和信念,認真履行教書育人職責,任現職以來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輔導員工作,班級管理經驗豐富,將思想道德教育有效融入教學全過程,形成可供推廣和借鑒的德育經驗或模式,正確教育和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2.深入系統地掌握本學科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技能,掌握國內外本專業發展現狀和趨勢,掌握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業績卓著,教學特色鮮明,形成可供推廣和借鑒的教學經驗或模式。
                                      3.在教育教學團隊中發揮關鍵作用,擔任地市級以上專業帶頭人,具有主持和指導教育教學研究的能力,在教育思想、專業建設、課程改革、教學方法等方面取得創造性成果,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在指導和培養其他教師方面做出突出貢獻。
                                      4.指導青年教師組織開展學生社團、第二課堂等活動。專業課教師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實習實訓教學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具有突出專業實踐能力。
                                      5.一般應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并在高級講師崗位任職滿5年。
                                      (二)實習指導教師
                                      三級實習指導教師
                                      1.基本掌握教育學生的原則和方法,勝任班主任、輔導員工作,積極參與學生管理工作,認真履行教書育人職責,正確教育和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2.具有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法的基礎知識,基本掌握所教專業課程的專業知識和生產實習實訓教學法,能夠承擔本專業部分實習實訓教學。
                                      3.了解本專業各種工具、設備結構原理以及文明生產、安全操作規程,具有相應專業實踐能力。
                                      4.具備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具備大學??疲ǜ呗殻W歷,任1年期滿并考核合格;或具有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學歷,任2年期滿并考核合格。
                                      二級實習指導教師
                                      1.掌握教育學生的原則和方法,勝任班主任、輔導員工作,積極參與學生管理工作,認真履行教書育人職責,正確教育和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2.具有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法的基礎知識,基本掌握所教專業課程的專業知識和生產實習實訓教學法,能夠獨立承擔本專業部分實習實訓教學,教學效果較好。
                                      3.掌握本專業各種工具、設備結構原理以及文明生產、安全操作規程,具有相應專業實踐能力。
                                      4.具備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在三級實習指導教師崗位任職滿1年;或者具備大學??疲ǜ呗殻W歷,在三級實習指導教師崗位任職滿2年;或者具備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學歷,在三級實習指導教師崗位任職滿3年。
                                      一級實習指導教師
                                      1.較好掌握教育學生的原則和方法,認真履行教書育人職責,較好地完成班主任、輔導員工作,正確教育和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2.具有較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掌握本專業的教學原理和生產實習實訓教學法等,教學經驗比較豐富,教學效果好。
                                      3.具有一定的組織和開展實習教學研究的能力,承擔一定的教學研究任務,并在教學改革、專業建設實踐中積累了一定經驗。
                                      4.了解本專業工作過程或技術流程,承擔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實習實訓教學等工作,具有相應專業實踐能力。
                                      5. 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在二級實習指導教師崗位任職滿3年;或者具備大學??疲ǜ呗殻W歷,在二級實習指導教師崗位任職滿4年;或者具備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學歷,在二級實習指導教師崗位任職滿5年。
                                      高級實習指導教師
                                      ????1.具有崇高的職業理想和信念,認真履行教書育人職責,任現職以來較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輔導員工作,班級管理經驗豐富,形成可供學習借鑒的德育經驗,正確教育和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2.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專業知識和精湛的操作技能,掌握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業績顯著,形成一定的教學特色和可供借鑒的教學經驗。
                                      ????3.具有較強的組織開展實習實訓教學研究、專業建設、技術革新的能力,取得較突出的成果,起到帶頭人的作用。
                                      ????4.掌握本專業工作過程或技術流程,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實習實訓教學等方面取得較突出成果,具有較強專業實踐能力。
                                      ????5.具有大學??疲ǜ呗殻┘耙陨蠈W歷,并在一級實習指導教師崗位任職滿5年;或具有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學歷,并在一級實習指導教師崗位任職滿7年。
                                      ????正高級實習指導教師
                                      ????1.具有崇高的職業理想和信念,認真履行教書育人職責,任現職以來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輔導員工作,班級管理經驗豐富,將思想道德教育有效融入教學全過程,形成可供推廣和借鑒的德育經驗或模式,正確教育和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2.深入系統地掌握本專業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掌握國內外本專業發展現狀與趨勢,掌握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業績卓著,教學特色鮮明,形成可供推廣和借鑒的教學經驗或模式。
                                      ????3.在教育教學團隊中發揮關鍵作用,擔任地市級以上專業帶頭人,具有主持和指導教育教學研究的能力,在教育思想、專業建設、實踐教學改革、教學方法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在指導和培養其他教師方面做出突出貢獻。
                                      ????4.熟練掌握本專業工作過程或技術流程,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實習實訓教學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具有突出專業實踐能力。
                                      ????5.一般應具備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特別優秀的可突破學歷限制,并在高級實習指導教師崗位任職滿5年。
                                      ?
                                      2
                                      《關于深化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起草說明
                                      ?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中共中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共中央辦公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等文件,推進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我們研究起草了《關于深化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現將有關情況說明如下:
                                      一、起草背景和過程
                                      1986年,中央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轉發國家教育委員會《中等專業學校教師職務試行條例》等文件,建立了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對調動廣大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的積極性、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83.4萬人,專任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比例92.1%,正高級職稱教師比例0.4%,副高級職稱教師比例25%,中級職稱教師比例39.4%,初級職稱教師比例24.9%,未定職稱教師比例10.3%。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和中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現行職稱制度也存在著等級設置不夠合理、評價標準和評價機制不夠完善、崗位聘用不夠規范等問題。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完善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吨泄仓?/span>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等文件對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分類推進職稱制度改革做出了部署。各地中等職業學校和廣大教師對完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更好發揮職稱評價導向作用的呼聲很高。
                                      2017年以來,我們組織對東、中、西部省份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評審工作進行了廣泛調研,通過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等方式充分了解意見建議。在此基礎上,起草了《指導意見》初稿。之后,通過召開專家座談、實地調研、發文征求意見等多種方式,廣泛征求了各地、中等職業學校和教師、行業專家等意見,經過反復修改完善,形成了目前的征求意見稿。
                                      二、主要內容、
                                      《指導意見》圍繞健全制度體系、完善評價標準、創新評價機制、實現職稱評審與崗位聘用有效銜接等方面,提出針對性改革措施。主要內容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吨笇б庖姟诽岢鲆粤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遵循職業教育特點和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業發展規律,構建分類清晰、名稱統一、科學規范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堅持師德為先和能力為重相統一,堅持統一制度和分類評價相結合,堅持職稱評審和崗位聘用相統一,堅持下放權限和強化監管相結合。
                                      第二部分是改革的主要內容。一是健全制度體系。增設正高級職稱,形成初級、中級、高級層次清晰、相互銜接、名稱統一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體系。二是完善評價標準。堅持把師德放在評價的首位,充分體現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業特點,實行國家標準和地區標準相結合,向優秀人才傾斜。三是創新評價機制。進一步完善以同行專家評審為基礎的業內評價機制,采取多種評價方式,科學界定、合理下放職稱評審權限。四是實現評聘統一。促進職稱評審與人才使用相結合,實現職稱評審與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銜接。
                                      第三部分是組織實施?!吨笇б庖姟窂募訌婎I導、穩步實施、強化監管等方面,對部門職責分工和改革實施等明確了具體要求。
                                      三、需要重點說明的問題
                                      ()關于健全制度體系?!吨笇б庖姟窂穆殬I教育整體作為一種類型的教育的特點出發,明確職業高中教師職稱統一并入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系列。在普通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和成人中等專業學校均設文化課、專業課教師與實習指導教師職稱類別,兩類教師職稱均設置到正高級,暢通教師職業發展通道。
                                      ()關于完善評價標準。評價標準是科學評價教師專業素質水平的重要依據?!吨笇б庖姟窂娬{堅持把師德放在評價的首位,充分體現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業特點,注重教育教學工作實績,注重實踐教學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實績,注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工學結合的教學改革實績,注重行業企業實踐經歷,切實改變過分強調論文、學歷、課題項目等傾向。國家制定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評價基本標準條件,各地結合實際制定不低于國家標準的具體條件。向少數特別優秀、具有特殊貢獻的人才予以傾斜。
                                      ()關于創新評價方式?!吨笇б庖姟肺战陙砀鞯刂械嚷殬I學校教師職稱評審經驗,提出進一步完善以同行專家評審為基礎的業內評價機制,采取教學水平評價、面試答辯、專家評議、實踐操作等多種評價方式,加大學校的評價權重,充分結合學校開展的日??己嗽u價結果。全面推行公開、公示制度,增加職稱評審的透明度。將通過職稱評審的教師聘用到相應崗位,加強聘后管理,實現人員能上能下。
                                      ()關于下放評審權限。按放管改革精神,《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初級、中級職稱由中等職業學校自主組織評審。探索綜合水平較高、辦學規模較大的中等職業學校自主開展高級職稱評審試點。對學校開展的自主評審,政府部門不再審批評審結果,改為事后備案管理,加強對自主評審工作的監管。

                                      一级片黄片
                                                                          2019年6月10日 11:15
                                                                          ?瀏覽量:0
                                                                          ?收藏